原创母猪繁殖障碍及解决办法

 

年元月18日上午,国新办就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。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介绍,年,粮食产量再创新高,生猪生产持续较快恢复。其中,年末,生猪存栏、能繁母猪存栏比上年末分别增长31.0%、35.1%。粮食产能的稳定及生猪产能的恢复,为稳定物价奠定了基础,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.5%,低于上年2.9%的涨幅。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李锁强的农业统计数据,年全国生猪出栏万头,年末全国生猪存栏万头,能繁母猪存栏量万头;比上年末增加万头,同比增长31.0%,恢复到年末的92.1%;比三季度末增加万头,环比增长9.8%,生猪存栏连续5个季度环比增长。年,全国生猪出栏万头,比上年减少万头,下降3.2%,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8.5%。其中,三季度出栏同比增速转正后,四季度进一步加快,四季度生猪出栏比上年同期增长22.9%。年,全国猪肉产量万吨,比上年减少万吨,下降3.3%,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7.4个百分点。

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,猪肉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,预计今年1-2月份生猪出栏比上年同期增长25%左右,后期猪肉价格还有下降的空间。

据农业农村部介绍,年以来,在市场拉动和政策激励双重作用下,生猪生产持续加快恢复,产能快速提升,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生猪市场供应持续改善。

据模拟计算,年的生猪养殖行情还是比较不错的,尽管利润比年低一些,趋于正常话,但还是一个不错的盈利的行情。观察统计养猪数据,现在的母猪存栏量大增,但是符合养殖要求的二元母猪有多少呢?存栏的母猪生殖性能如何呢?年后半年和年因为猪价高位运营导致的“商转母”的性能低下的母猪占比又有多少呢?可以参考猪价信息数据:

二元母猪与三元母猪生产性能表:

规模化猪场与散养户养殖量占比表:

二元三元母猪占比表:

俗话说:同行没同利,由于养殖水平不同,不同养殖场养殖利润差别非常大,特别是专业育肥猪场。多年的畜牧经验,要想在养猪行业中有立锥之地,必须自繁自养,这样养殖成本低,市场竞争力大;另外仔猪来源稳定,控制疾病方便,不至于养猪场大起大落。

反观养猪企业,为什么有些猪场专业育肥而不养母猪呢?甚至有些自繁自养的养猪场效益差?究其原因,就是这些饲养者饲养母猪技术水平差,母猪PSY数据低,造成养猪利润差。这就是俗话说的同行没同利。母猪繁殖性能差是多种因素造成的,能把这些因素搞清楚,有的放矢,方能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,提供养殖效益。笔者就多年来对该病的诊疗体会和经验与同行们商榷与分享,并提出合适的解决办法,以供各位养猪从业者在实践工作中参考,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,提高母猪的PSY,增加养猪场的经济效益。

母猪繁殖障碍越来越多,并日趋严重,给养猪业者带来重大损失和困惑。母猪繁殖障碍有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,有管理因素引起的,也有营养因素引起的,更有传染性疾病因素引起的。

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

一、非传染性因素不孕症:

主要包括青年母猪初情期迟缓、经产母猪断奶后不发情、屡配不孕、发情微弱以及卵巢囊肿。

(一)、初情期迟缓:生长发育正常的大型后备母猪,若达7月龄后仍未见发情的,即可视为初情期迟缓。

原因:

1.卵巢发育不全:多发于长期患慢性消化系统病、慢性呼吸系统病、寄生虫病的小母猪。由于卵巢发育不全,使得卵巢内没有大的卵泡发育以致不能分泌足够的雌激素引起发情。

2.异性刺激不够:猪的初情期早晚除遗传因素决定外,同时与后备母猪开始接触公猪的时间有关系。有实验证明,当小母猪达6-7月龄时,用性成熟的公猪进行直接刺激,可使初情期提前约30天。同时证明,公猪与母猪每天接触1-2小时产生的刺激效果与公猪和母猪持续接触产生的效果一样,用不同公猪多次刺激比用同一头公猪多次刺激效果好。

3.饲养管理不当:后备母猪在培育期间由于营养水平过低或过高,造成母猪体况过瘦或过肥都会影响其性成熟的正常到来。有些体况虽为正常,但在前期饲养中,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E、生物素等成分,性腺轴发育受到抑制,性成熟会延期到来。再者,每圈饲养4-6头为宜,后背母猪相互摩擦有利于性成熟,单圈饲养对母猪的发情呈不利影响。过分拥挤及频繁打斗也可导致初情期延迟。

4.安静发情:个别青年母猪已经达到性成熟年龄,体内卵巢活动及卵泡发育也正常,却迟迟不表现发情症状或不表现静立反射。这种现象叫安静发情或微弱发情。微弱发情如果配种或者人工授精,母猪可以受孕。这种情况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。引进种猪及培育猪种,尤以后备母猪发情表现不明显。

防治:

对发情迟缓的母猪,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。

1、营养调控:体况瘦弱的母猪应加强营养,短期优饲,补喂适当的优质青绿饲料,使其尽快达到7-8成膘;对过肥母猪实行限饲,多运动少给料,消耗过多脂肪,直到恢复种用体况。

2、管理措施:对母猪进行调圈处理。公猪刺激;过肥母猪进行饥饿处理,将以前饲料减半。

3、药物诱导:对不发情后备母猪每头肌注0.2微克的氯前列稀醇钠,24小时后肌注射PG一支,诱导发情和排卵,在发情中期配种前2小时肌注射促排3号25ug(A3)、1支人绒毛膜促性激素(HCG),可表现发情配种受胎。

4、考虑遗传因素:采取多种措施,母猪在9-10月龄还不见初情期的,可能为遗传原因或其他原因,应及时淘汰,以免造成更多的损失。

(二)、母猪断奶后不发情

经产母猪断奶后的再发情,由于季节、天气、哺乳时间、哺乳头数、断奶时母猪的膘情、生殖器官恢复状态等不同,发情早晚也不同。特别是对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。

一般规律是:断奶后由于黄体的迅速退化,卵泡开始发育,到第3至第5日可见外阴部发红肿大,等阴户内排有粘液便可配种。夏季高温、高湿季节母猪断奶后再发情的时间稍有推迟,一般不超过断奶后第10天大部分猪便可配种。

异常情况:第10天以后仍不发情,考虑改善饲养管理,采用短期优饲催情。

第15天以后仍不发情,应作不发情猪处理。如果我们不好确定,可以等候下一个情期再作决断。

原因:

1、年龄胎次:正常情况下,85%-90%的经产母猪在断奶后7天内表现发情。如果只有60-70%的后备母猪在首次分娩后第一周发情,这就是全世界养猪业普便表现的二胎母猪不发情的现象。这一现象,主要原因是:

⑴、后备母猪身体仍在发育,内分泌系统仍不完善;

⑵、后备母猪在第一胎哺乳过程中,出现了过度哺育,体重损失过大的现象,从而使母猪卵泡发育过程加长。

与这一问题同时产生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,这就是二胎母猪产仔数降低,但如果采用补充激素(注射排卵针)的方法,这一问题可以得到迎刃而解。

2、气温与光照:

高温:夏天环境温度长期达到30℃以上时,卵巢和发情活动受到抑制。7月份、8月份、9月份断奶的成年母猪乏情率比其他时间断奶的比例高,青年母猪尤其明显。这些母猪不发情时间可以超过数十日。季节对舍外和舍内饲养的母猪发情影响都很明显。光照不足或光照过强对发情均影响垂体分泌,对发情产生抑制作用。

防治: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,需要猪舍内防暑降温,给猪适当的饲喂青绿饲料或者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。冬季光照时间短,清早或者晚上可以补充光照时间,刺激性腺轴的活动。

3、猪群大小:断奶后单独圈养的成年母猪发情率要比成群饲养的母猪高。原因是随着猪群的增大,彼此间相互咬架,增大了蹄肢病和乳腺病的发生,营养吸收效果变差;公猪和人工观察发情效果变差。如果有发情迟缓的母猪可以考虑增加室外运动的时间和次数。

4、管理因素:在管理上,熟悉和掌握母猪的发情鉴定技术,有强烈的责任心,猪舍有好的配种设施。

5、母猪子宫炎和乳房炎造成的屡配不孕或者不发情。

6、母猪难产造成阴道水肿或者子宫炎,不仅影响母猪发情,甚至增加母猪的淘汰率。

预防:

1、加强对母猪的管理:哺乳期的母猪,每天每头基础饲料需要量是2.5千克,再根据其仔猪头数的多少相应增加饲料,每头仔猪增加0.3千克饲料(如果带仔10头,日喂量=2.5+0.3×10=5.5千克);或让母猪自由采食。断奶后母猪要根据体况合圈,体况差的合在一起,加强营养水平。比较瘦弱母猪要单独饲养。

2、每天用试情公猪与母猪群接触一次,促进母猪发情。

3、增加母猪运动和光照时间,避免母猪过于肥胖而不发情。

4、产后母猪及时防控“妇科病”,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或者注射林可霉素,防止子宫炎和乳房炎的发生,避免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。

5、母猪难产时,需找专业的人士助产,以免造成仔猪死亡或者引起母猪淘汰率增高。

治疗:

原则:根据正确的诊断结果,合理使用药物治疗。

1、初产母猪:断奶后当天每头母猪肌注0.2微克的氯前列希醇钠。次日肌注PG一支,诱导发情和排卵;

2、经产母猪:经15天仍不发情母猪,注意观察发情,在21-23天仍看不见发情,根据膘情状态、体形大小,再每头母猪肌注0.4毫克的氯前列稀醇钠(2支),诱导发情和排卵,在发情中期配种前一天肌肉PG一支,可在3-5天内表现发情和卵泡成熟排卵,即可配种受胎。

(三)、多次配种后不受胎

母猪多次发情配种超过3次,仍然不怀孕,即称屡配不妊母猪。其发生率随母猪群体的增大而升高。这类猪占猪场淘汰母猪的8-10%.

原因:引起母猪屡配不孕的原因,根据母猪交配后或人工授精后再发情的时间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。

1、交配后21天前后再发情的母猪,属于正常性周期天数范围内的再发情,说明其卵巢功能正常(配种后的母猪有大约30%的轻微发情现象,属于正常情况)。在这种情况下,发生配种后不受胎的原因有3种:

①受精发生障碍。如因子宫炎或子宫内分泌物阻碍精子的运动和生存,精子达不到受精部位;输卵管炎或水肿,蓄脓症以及卵巢粘连等,均可引起输卵管闭锁,不能受精。

②受精卵死亡:或因发情早期或晚期授精,以及使用了保存时间长的精液;或因猪热应激体温升高以后配种,导致受精卵早期死亡;

③胚胎在交配后12天内死亡。即在子宫内游浮的胚胎着床前,常因子宫乳组成的异常或遭受高温、咬架、转栏、运输和采食过量浓度饲料或霉变饲料等应激作用,影响了胚胎的着床而迅速死亡。

2、配种25天以后再发情的母猪,由于交配时或产后生殖器官感染,胚胎发生死亡并被吸收,子宫内胚胎全部消失。母猪可再发情。若是胎儿骨骼形成后死亡,可引起干尸化,长期停滞在子宫内,可引起母猪不发情。

3、引起母猪配种后不受胎的原因,除注意母猪方面的细菌感染、内分泌失调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。在公猪方面应作精液检查,特别是在炎热夏季精液质量会出现暂时性的降低,而受胎率受到严重的影响。公猪采精后及时镜检,符合要求的才能作为配种精液应用。

(四)、卵巢囊肿

病因:卵巢囊肿是猪卵巢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,一侧或两侧卵巢均可发生,有的囊泡直径可达5厘米以上,这样的囊泡有达几十个以上,有的重量达克以上。有些妊娠母猪也有1-2个囊肿。卵泡的生长、发育、成熟及取决于垂体的FSH和LH平衡作用。特别是在排卵上FSH和LH两者间的平衡尤其重要。如果没有达到平衡,LH量减少,则不发生排卵,卵泡里逐渐积留许多的泡液,使卵泡增大。许多囊肿卵泡直径达14毫米以上。卵巢囊肿的原因之一是促甲状腺素分泌过多。

症状:卵巢囊肿分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。猪主要形成黄体囊肿,其临床症状就是不发情。解剖时可以发现囊肿黄体由几层黄体细胞构成。

防治:卵巢囊肿的治疗几乎上成功率很低,如果直肠检查是卵巢囊肿可考虑淘汰。黄体囊肿可以注射氯前列烯醇钠来溶解黄体,再配合催情散催情即可。

二、遗传因素

采取多种措施,母猪在9-10月龄还不见初情期的,可能为遗传原因或其他原因,应及时淘汰,以免造成更多的损失。

三、营养因素造成的繁殖障碍

导致母猪繁殖性障碍的营养性病因也很多,其中常见的有常量元素缺乏、微量元素缺乏、脂溶性维生素缺乏、水溶性维生素缺乏、营养过剩等,这五个方面着重给大家做个深度的分析。

(一)、常量元素缺乏:首先是钙、磷元素缺乏。一般情况下猪饲料中钙与磷的比例为2:1,若供给不足或缺乏,会导致母猪生殖性能受损。其次为钠、氯元素缺乏。猪饲料中正常食盐量为0.3%~0.5%,若缺乏将会导致食欲减退,饲料利用率降低,从而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和泌乳性能。

(二)、微量元素缺乏:锌元素缺乏,导致公猪睾丸发育受阻,初产母猪产仔数少而小;锰元素缺乏,导致母猪发情异常或消失,胎儿被吸收,初生仔猪弱小,母猪泌乳量减少;碘元素缺乏,导致母猪甲状腺肿大,基础代谢下降,生产缓慢,骨骼短小,生殖器官发育受阻,胎儿易死亡或被吸收,有的产下无毛猪;硒元素缺乏,可导致母猪不发情,免疫力差,泌乳量少等。

(三)、脂溶性维生素缺乏:维生素A缺乏,导致猪增重缓慢,饲料利用率低,运动失调,后肢瘫痪,失明,发情率低,受精率低,母猪流产、死胎等繁殖性障碍;维生素D缺乏,导致猪钙、磷吸收和代谢紊乱,骨质钙化不足,幼猪导致佝偻病,成年猪导致骨软化症,种猪导致繁殖性能障碍等;维生素E缺乏,导致猪运动机能障碍,种猪睾丸生殖上皮变性,母猪的胎盘受损,胚胎易死亡或被吸收,初产仔猪弱小等。

(四)、水溶性维生素缺乏:维生素B3缺乏,使母猪食欲减退,不发情,早产,胚胎死亡或被吸收等;维生素B3缺乏,导致母猪配种后出现,假妊娠现象或不怀孕,死胎等繁殖障碍;维生素B12缺乏,导致母猪流产、胚胎异常和产仔率低下等;叶酸缺乏,导致母猪繁殖和泌乳性能紊乱;胆碱缺乏,导致母猪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下降,仔猪成活率低、断奶体重偏小等。

(五)、营养过剩:有些母猪哺乳期,泌乳量低,仔猪头数少;也有猪场用高蛋白高能量日粮饲喂,长期不限量饲养,直至断奶时体重不减母猪过肥,体内沉积了大量脂肪,致使身体过分肥胖,造成母猪卵泡发育停止而不能正常分泌雌激素,导致不能正常自然发情配种。

解决办法:当前饲料配方已经成熟,只要是采购正规企业的饲料,严格储存措施,按照饲养标准饲喂母猪,就能杜绝因为营养造成的繁殖障碍问题。

四、霉菌毒素原因造成的繁殖障碍

霉菌毒素是霉菌在基质上(饲料上)生产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的二次代谢产物。最长见的的毒素就是玉米霉变产生的霉菌毒素。毒素在玉米的生长过程、饲料运输、制造、贮存过程中均可产生,已知的霉菌毒素有多种,但最常见的有8种,它们分别是黄曲霉毒素、呕吐毒素、T-2毒素、玉米赤霉烯酮(F2毒素)、串珠镰孢菌毒素、赭曲霉毒素、麦角毒素等。

毒素的危害较多,其中F2是对种猪危害最大的,此类毒素具有雌激素的作用,对母猪的影响主要体现在:卵巢萎缩、卵泡变性、母猪不孕、返情、母猪阴道炎症和脱肛等,打破了母猪正常的繁殖规律,产下的猪死胎、外八字腿、红肿,同时,会影响公猪精液品质,精子畸形,精子没有活力等,从而影响母猪的受胎率。如果出现上述症状的母猪,可考虑更换好的玉米,或者现有的玉米经过删选,添加脱霉剂,饲料中添加合适的中药,增强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,消除霉菌毒素对母猪的危害。

五、传染性疾病造成的繁殖障碍

传染性疾病造成的繁殖障碍因素很多,主要有细小病毒病,猪乙型脑炎病,伪狂犬病,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,猪瘟,布氏杆菌病等。

1、猪细小病毒病

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(PPV)引起的一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,该病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和死亡,特别是初产母猪发生流产、产死胎、畸形胎、木乃伊胎和弱仔(细小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以产木乃伊胎为主),但母猪本身无明显的症状。病变主要在胎儿,可见感染胎儿充血、水肿、出血、体腔积液、脱水(木乃伊化)及坏死等病变。

传染源:感染的公猪、母猪和感染的胎儿或死亡、木乃伊胎,或产出的仔猪都带毒,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。公猪随精液排毒。母猪可透过胎盘垂直传播。

临床症状:母猪主要是繁殖障碍,怀孕早期感染,胚胎、胎儿死亡被吸收,仅可见母猪腹围减小,母猪可能再度不规则发情;妊娠30-50天感染主要产木乃伊胎,妊娠50-60天感染主要是产死胎,至于木乃伊化程度,则与胎儿感染死亡日龄有关。妊娠70天后感染,母猪多能正常生产,但产出的仔猪带毒。

预防:猪细小病毒病主要是后背母猪感染造成繁殖障碍,所以后背母猪必须接种细小病毒疫苗,配种前40天和20天各接种一次。

2、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

猪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,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动物和人共患的传染病。怀孕母猪的病状主要是流产和产出死胎;少数仔猪出生后有神经症状,如:高热、狂暴、沉郁等,也有的生长发育很好,母猪一般无明显的症状。感染公猪易发睾丸炎和附睾炎,从而失去配种功能。

流行季节和传播途径:猪乙型脑炎的发生有较明显的季节性,多发生于夏末秋初;因为这时气候较热,蚊蝇孳生,传染媒介多,病毒主要以蚊子为传播媒介。

预防:免疫接种是防制本病的主要措施之一,常用的疫苗有乙型脑炎疫苗。每年2月底-4月初为接种疫苗时间,剂量按疫苗使用说明进行。本病主要经蚊子传播,消灭环境中的蚊子切断传播途径也至关重要,开展灭蚊驱蚊工作,消灭和减少猪场周围环境中蚊虫孳生场所,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机会。

3、猪伪狂犬病

伪狂犬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,但以寒冷的季节多发,但其它季节也有发生。怀孕母猪可导致流产、死胎、木乃伊胎;母猪感染伪狂犬病毒以产死胎为主。种猪群感染伪狂犬病毒后可能有不育综合症候群。

伪狂犬病无论是头胎母猪还是经产母猪都会发病,新生仔猪大量死亡,主要表现在仔猪从出生第2天开始发病,3-5内是死亡高峰,有的整窝死亡,发病仔猪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,昏睡、鸣叫、呕吐、拉黄色稀粪。一旦发病,1-2天内死亡。

解剖症状:仔猪肾脏布满针尖样出血点,有时见到肺水肿,脑膜表面充血、出血。

母猪不孕综合症候群:伪狂犬病发病特点是母猪不孕症,有的猪场春季爆发伪狂犬病,如出现死胎或断奶仔猪患伪狂犬病,紧接着秋季母猪返情率升高,屡配不孕。

伪狂犬病可感染多种动物,特别是有的猪场爆发伪狂犬病,感染猪场内的犬科动物,可导致猪场中的犬科动物短时间内死亡。

预防: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伪狂犬病的根本措施,以净化猪群为主要手段,首先从种猪群净化,实行‘小产房’、“小保育”、“低密度”、“分阶段饲养”的饲养模式,加强猪群的日常管理。疫苗接种时间为母猪配种前20——15天正常接种,产前30天再加强免疫一次。疫苗接种最好是跟胎防疫。

4、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

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感染母猪以厌食、发热、孕猪发生流产,产死胎、木乃伊胎、弱仔,仔猪死亡率增高,新生仔猪至育肥猪发生呼吸道为主要特征。俗称蓝耳病,历史上曾经称为“猪传染性晚期流产”,年正式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。

临床症状:妊娠母猪早产、流产、产死胎、木乃伊胎及弱仔,哺乳仔猪死亡率高。怀孕后期是流产高峰期,主要集中在怀孕90-日龄。

解剖症状:间质性肺炎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常见变化,表现肺泡壁增厚,单核细胞侵润,肺泡间隙含有蛋白碎片及变性细胞。

预防:作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这个病毒性疾病来说,疫苗接种不是唯一选择,也不是最佳选择。疫苗接种需要实验室检测自己的猪场内是否有蓝耳病病毒,或者猪场内的蓝耳病病毒的核酸与疫苗病毒的核酸是否一致。如果猪场内的蓝耳病病毒核酸与疫苗病毒核酸不一致的情况下,有可能造成猪场内的蓝耳病病毒毒株与疫苗病毒毒株重组,一旦重组的毒株毒力强,势必会造成猪场内蓝耳病的爆发,给猪场造成大的经济损失。定期添加预防蓝耳病的药物是防控蓝耳病的另外一种选择。

5、猪瘟

国际兽医局(OIE)把猪瘟列入A类传染病,我国也将其列入一类传染病。妊娠母猪感染猪瘟病毒后,病毒可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,孕猪可能流产,或者产出弱仔、死胎、木乃伊胎;弱仔或新生仔猪先天性头部和四肢颤抖;存活的仔猪可出现长期病毒血症,一般数天后死亡。

预防:母猪跟胎接种猪瘟疫苗,配种前10-15天注射猪瘟疫苗。开展免疫检测,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间接血凝实验,凡是接种后不合格的母猪,再免疫一次,仍然不合格者,坚决淘汰。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抗体实验检测母猪群,只要检测出阳性带毒猪,坚决扑杀,消灭传染源,降低垂直传播的危险。怀孕母猪非特殊情况下严禁接种猪瘟疫苗。

6、布氏杆菌病

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。其特征是:母猪发生流产、不孕,公猪发生睾丸炎和附睾炎,后期萎缩,失去配种功能。

传染源: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。感染布氏杆菌病流产时,随胎儿、胎衣、羊水和阴道分泌物排出大量布氏杆菌;母猪可以长时间随乳汁排菌,病公猪的精液也带菌。

预防:定期消毒,消灭环境中的布氏杆菌,母猪饲料中定期添加多西环素可溶性粉,消灭母猪体内的布氏杆菌。另外,牛、羊对本病易感性较高,所以禁止猪场饲喂牛、羊,以避免交叉感染。

特别提示:该病为人畜共患病,危害人类生育能力,从业者要加强自身防护。

纵观多种因素,应对措施多样,但是猪是生物体,不可控制的原因很多,有些因素局限于畜牧水平,还不能一一解答。为了养猪场的效益,要制定种猪淘汰原则及更新计划,才能使猪场持续不断培养有活力的母猪群。

种猪淘汰原则和种猪淘汰计划

一、种猪淘汰原则

1.后备母猪超过9月龄以上不发情的。

2.断奶母猪三个情期(63天)以上或者2个月不发情的。

3.母猪连续2次,累计3次妊娠期习惯性流产的。

4.母猪配种后反复发情连续三次以上的。

5.青年母猪第一、二胎产活仔数窝均在7头以下的。

6.经产母猪累计三次产活仔数窝均在7头以下的。

7.经产母猪连续二次、累计三次哺乳仔猪成活率低于60%,以及泌乳能力差、母性不好、经产难产的母猪。

8.经产母猪7胎次以上且累计胎均产活仔猪低于9头的。

9.后备公猪超过10月龄以上不能使用的。

10.公猪连续2个月精液检查(有问题的每周检查1次)不合格的。

11.后备猪有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。

12.发生普通病连续治疗2个疗程而不能康复的种猪。

13.发生严重传染病的种猪。

二、种猪淘汰计划

1.母猪年淘汰率25—33%,公猪年淘汰率40—50%。

2.后备猪使用前淘汰率:母猪淘汰率10%,公猪淘汰率20%。

三、后备猪引入计划

1.老场:后备猪年引入数=基础成年猪数×年淘汰率÷后备猪合格率

2.新场:后备猪引入数=基础成年猪数÷后备猪合格率。

或者后备母猪引入数=满负荷生产每周计划配种母猪数×20周

总之,只有好的繁殖性能的母猪才能给猪场提供优质足数的仔猪,养猪是一门学问,只有沉下心去,仔细品味其中的道理,总结其中的经验,落实到工作中,才能增加猪场的效益。

长按识别

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mbtxzxjz.com/gwyzl/11364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