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严重会引起死亡冬

 

  “眼下早晚温差大,不少体弱的孩子适应不了便生病,忙坏了儿科医护人员!”医院采访时,中心主任、主任医师介绍说。

  冬季来临,气温下降,气候干燥,流行性疾病进入高发季节,由于婴幼儿免疫力低下,适应外界变化的自身调节能力比较弱,加之户外活动少,室内空气不流通等因素,易遭受细菌、病毒和寄生虫等感染而生病,尤其是出现传染性疾病。

  不明原因反复呕吐、腹痛,不全是胃肠病,流感也有胃肠不适的症状

  5岁的洋洋(本文未成年人均为化名)吃完午餐不久,出现发热伴反复呕吐、轻微腹痛,医院就诊,医生给洋洋做了甲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,结果显示: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,被诊断为流行性感冒(甲型)。洋洋妈妈提出疑问:孩子没有明显感冒症状,怎么就得了流感呢

  主任解释,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,是一种传染性强、传播速度快的疾病。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、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。典型的症状是:急起高热、全身疼痛、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。

  洋洋的流感症状类型是胃肠型流感,以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胃肠道表现为主,病程中可能没有鼻塞、流涕、咳嗽等呼吸道表现,有些病人可能也不出现发热。本病虽具有自限性,但婴幼儿、老年人和有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,要谨防发展成肺炎等重症。

  “冬季是流感高发季,孩子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、腹痛时,不能大意。”主任提醒,预防上应做到: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;咳嗽、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遮挡,避免飞沫传播;彻底洗手,避免手接触口、眼、鼻;接种流感疫苗,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手段。

除大家熟知的流感、轮状病毒肠炎外,还有猩红热、流行性腮腺炎等。医师表示,提高孩子抗病能力、加强户外体育锻炼、均衡营养等,是防治冬季小儿流行病的良策。

  嗜睡、长红疹及退疹后皮肤脱屑,诊断为猩红热要及早隔离治疗

  圆圆(本文未成年人均为化名)今年6岁,3天前,妈妈医院看急诊。圆圆3天来高烧不退,精神差,嗜睡,浑身遍布红色皮疹,自行在家服用抗过敏药物治疗,无明显好转。经过医生详细检查,圆圆被确诊为猩红热,入院后予以抗感染等治疗,症状好转。

  “所谓猩红热,是一种由A族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”据主任介绍,该病以发热、咽峡炎、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及退疹后皮肤脱屑为特征,3~7岁儿童多见,少数患儿病后2~3周可发生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。严重猩红热患儿可致败血症、中毒性心肌炎、循环衰竭,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

  猩红热为乙类传染病,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由于这种链球菌在外界环境中普遍存在,急性患者因容易引起重视且及时隔离,可减少传播机会。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间接传播偶可发生,皮肤脱屑本身没有传染性。人群普遍易感,冬春季为发病高峰期。

  若患儿病情轻微,可在医生指导下在家进行隔离治疗。若患儿有反复高热不退、精神萎靡、嗜睡、烦躁等症状,医院住院治疗。主任提示,防治要做到以下几点:保持口腔清洁,较大儿童可用温盐水漱口;咽痛期间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;要供给患儿充分营养、热量;对于高热患儿需及时予以退热处理;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。

  要注意,患儿一旦明确诊断后需进行隔离治疗。儿童机构发生猩红热时应严密观察接触者,对可疑猩红热、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,都应给予隔离治疗。

  因此,下面介绍几种在冬春季节儿童较常见的传染病:流行性感冒、麻疹、水痘、流行性腮腺炎、百日咳、手足口病和诺如病毒性肠炎,帮助各位宝爸宝妈早知道,早预防。

01

流行性感冒

流行性感冒简称“流感”,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,有很强的传染性。流感起病急,多数为轻症,可在一周内自愈,但部分人群特别是儿童、孕妇、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后可导致并发症,出现严重临床后果。

易感人群:人群普遍易感。

传染源: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。

传播途径: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,也可经口腔、鼻腔、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。

主要症状:一般起病较急,出现发热(可高热达39~40℃)、头痛、全身肌肉酸痛、疲乏、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腹泻、呕吐等症状。高危人群容易出现肺炎、脑炎、心肌炎、脓毒性休克等多种并发症,甚至死亡。

隔离期:隔离至症状消失,或热退后2天。

预防:适宜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。但因流感病毒变异快,且接种后免疫力也会随时间推移而减弱,因此需每年接种。原则上,6月龄及以上且没有禁忌证的人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。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以提前获得保护,但错过了也可以在流行季任意时间接种。

02

流行性腮腺炎

  “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,是冬季最常见传染病之一。”流腮四季均有流行,冬、春季多见,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。

  流腮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,向前、后、下肿大,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状,表面发热,有触痛,7至10天消退。流腮不是耳朵惹的祸,而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、全身性感染,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。常见的并发症为病毒性脑炎、睾丸炎、胰腺炎及卵巢炎等。直接接触病人,飞沫、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,接触病人后2~3周发病。

  “本病为自限性疾病,对症治疗,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。”主任指出,要注意患者的口腔清洁,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,避免酸性食物,保证液体摄入量。治疗遵医嘱,体温38.5℃以上可用解热镇痛药;并发脑炎者给予镇静、降颅压等药物;睾丸炎患儿疼痛时,可服用解热镇痛药,局部冷敷用睾丸托,可用激素及抗生素;并发胰腺炎应禁食、补充能量并注意水、电解质平衡。

  预防是关键,接触者一般应连续检疫3周;新生儿出生后14个月,常规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、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,免疫效果为佳。

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,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,以腮腺非化脓性肿胀、疼痛为特征性表现,传染性较强,易在学校、幼托机构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暴发流行。

易感人群:人群普遍易感,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,尤其以5~9岁儿童最为多见,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。

传染源:流行性腮腺炎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。

传播途径:主要以呼吸道飞沫形式传播,也可通过接触被腮腺炎病毒污染的物品而传播。

主要症状: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,胀痛。发病初期部分患者有倦怠、畏寒、食欲不振、低热、头痛等症状,随后耳垂周围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,严重时可引起胰腺炎、脑膜炎、睾丸炎、卵巢炎和心肌炎等。

隔离期:隔离至腮肿消退,至少隔离14天。

03

手足口病

手足口病是由20余种肠道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出疹性传染病,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(EV71)和柯萨奇病毒A16型(CoxA16)感染最为常见,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。表现为口痛、厌食、低热,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的疱疹、小溃疡或斑丘疹,皮疹一般不痛不痒。

易感人群:人群普遍易感,但以婴幼儿和儿童多发,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;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,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。

传染源:手足口病患者及隐性感染者

传播途径: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,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、粘膜疱疹液而感染。

主要症状:手心、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(疹子周围可发红),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,疼痛明显。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、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和头疼等症状。少数患者易在发病2~5天内加重,出现脑炎、脑干脑炎、心肌炎、肺水肿等危及生命。

隔离期:从发病开始隔离2周。

预防:由于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往往较重,目前已有EV71疫苗可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,是目前唯一可用于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。

04

百日咳

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因病程可迁延数月,所以称为“百日咳”,严重者会引起死亡。

易感人群:人群普遍易感,新生儿也不例外,婴儿是高发人群。

传染源:百日咳患者或潜伏感染者。

传播途径:主要通过打喷嚏或咳嗽时喷出的飞沫传播。

临床表现:最初症状类似普通感冒,表现为轻微咳嗽、鼻塞流涕等,持续1~2周后咳嗽加重,患者可表现为频繁连续短咳10余声,颜面憋红,咳嗽末可伴有深长的“鸡鸣”样吸气性吼声,严重者因阵发性窒息引起脑缺氧而发生抽搐。病程长达数周,甚至2~3个月。新生儿感染后,无典型痉咳,每次发作为突然呼吸停止、面部发绀、窒息持续数分钟。

隔离期:至发病后40天或痉挛性咳嗽出现后30天。

预防:适宜人群可接种“百白破疫苗”有效预防感染。

05

诺如病毒性肠炎

诺如病毒性肠炎,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性病毒性感染病,全年均可发生,冬春季节高发。诺如病毒在封闭空间里传播很快,容易在人群聚集的场所(特别是学校、托幼机构、养老院等集体单位)引起暴发。

易感人群:人群普遍易感。

传染源: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。

传播途径:主要通过“粪-口”途径传播,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、食物等易被感染,也可通过气溶胶或者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接触而感染。

主要症状:腹泻(粪便多为黄色稀水便,每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)、腹痛、恶心、呕吐,可伴有低热、头痛、乏力及食欲减退;患者可有剧烈呕吐,呕吐物有感染性;成人腹泻较突出,儿童呕吐较多,严重者出现脱水。

隔离期:至症状消失后3天。

预防:注意饮食卫生,不吃生冷食物和未煮透的食物,尤其生食贝类等水产品。

06

麻疹

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具有高度的传染性。

易感人群:小婴儿尤其8月龄前没有接种麻疹疫苗的婴儿或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群。

传染源:麻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。

传播途径:通过感染者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被感染。

主要症状:典型麻疹通常先出现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,如发热、咳嗽、流涕、结膜充血、眼睑水肿、流泪、畏光,以及口腔两侧颊粘膜出现针尖大小灰白点等症状;发热3~4天后就开始从耳后、头面部出现红色斑丘状的皮疹,逐渐向全身扩散。恢复期皮疹消退后会遗留色素沉着,可伴有脱屑。该病易并发如肺炎、喉炎、中耳炎等,严重者可出现脑炎。

隔离期:隔离至出疹后5天,合并肺炎隔离至出疹后10天。

预防:适宜人群可接种麻疹疫苗预防。

07

水痘

水痘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。水痘传染力很强,在聚集性群体中,只要有一个小朋友得了水痘,其他的小孩子也很容易受到传染。

易感人群:主要为未接种疫苗的儿童、免疫力低下人群。若孕妇罹患水痘,其胎儿可被感染,并导致胎儿畸形。

传染源:水痘和带状疱疹患者。

传播途径: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疱疹液而传染。

主要症状:发病前期有低热或中度发热、头痛、肌痛、咳嗽等症状;起病1~2天内即成批出现向心性的红色斑丘疹、疱疹、痂疹为特征的皮疹,可有刺痛和痒感,患儿挠抓破溃后易引起局部皮肤感染。

患病后极少复发,多数患者恢复后可在体内形成抗体,不再感染水痘,但是体内潜伏的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日后被激活后可引起带状疱疹。

隔离期: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或不少于病后14天。

预防:适宜人群可接种水痘疫苗,是预防水痘感染的唯一手段,还能预防因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并发症。

总之,儿童时期由于特殊的生理阶段,易感染的传染病较多,但只要家长们平时多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,多注意观察宝宝的异常情况,医院进行专业的诊治,大多数都可以很快痊愈。

针对传染病,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、切断传播途径、保护易感人群,平时我们还应该做到:

1.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。在疾病流行季节之前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,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的机会或者减轻症状。

2.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。

3.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,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,尽量避免接触眼睛、鼻或口;不食生冷或变质的饮食。

4.增强体质和免疫力。

5.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,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;

6.避免接触传染病感染者。

7.出现不适症状应多注意休息,及早就医。

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、腹泻、遗尿、咳嗽、便秘等疾病。

补肺经/清肺经

穴位:肺经(肺金)

位置:无名指掌面

操作:

①补肺经:在无名指面上旋推,见中图,约补~次。

②清肺经: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下图,清~次。

主治:发热,咳嗽,气喘,胸闷,咽喉肿痛等。

清天河水

清天河水(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)次

穴位:天河水

位置:前臂内侧正中,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。

操作:用食、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,见上图。约推~次。

主治:发热,烦躁不安,口渴,口舌生疮,惊风等一切热证。

开天门

开天门(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)次

穴位:天门(攒竹)

位置: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。

操作: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,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,约推30~50次。

主治:感冒发热,头痛,精神萎靡,惊风等。

捏脊退烧手法小儿推拿教学:(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淀疯
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

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mbtxzxjz.com/gwyzd/8538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